美股暴跌日投资者避险众生相 财富管理机构问责
点击次数:2018-02-09 00:01:33【打印】【关闭】
尽管2月6日美国道琼斯股指大涨567.02点,反弹幅度超过2.3%,但投资者陈宏仍感到不安。
“周一道琼斯指数创下史上最大单日跌幅,很可能扭转
本报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尽管2月6日美国道琼斯股指大涨567.02点,反弹幅度超过2.3%,但投资者陈宏仍感到不安。
“周一道琼斯指数创下史上最大单日跌幅,很可能扭转了美股牛市行情,将资产留在美股,很可能会面临风险高于收益的局面。”他直言,为此他动了提前赎回此前认购的海外对冲基金产品的念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有类似想法的高端投资者并不在少数。
一家国内财富管理机构国际业务部主管刘刚(化名)告诉记者,在周一美股暴跌后,他收到数十个投资者(通过个人海外资产认购他们代销的海外对冲基金产品)的电话,询问他们所认购的海外股票型投资基金产品在美股暴跌当天的业绩表现,甚至部分激进投资者直接提出想提前赎回基金份额“自保”。
来自投资者的“问责”压力,迫使他不得不让理财顾问四处寻找知名投行关于美股未来走势的观点,以安抚投资者的担忧情绪。
他承认,他会有选择性地看好美股反弹的观点进行分享,原因是不想看到越来越多投资者贸然提前赎回基金份额。
“事实上,很多海外对冲基金产品条款规定,若投资者集中提前赎回份额超过一定额度,基金管理团队将对赎回者采取惩罚性措施。”他解释说。何况当前美国宏观经济快速增长与上市公司利润增加,有望带动美股企稳,也未必是提前赎回基金份额避险的好时机。
在他看来,这却是不得已的办法。尽管越来越多国内高净值人群纷纷参与各类海外投资,但对国际投资惯例与规则的不够了解,往往在金融市场突发性剧烈动荡来临时造成不必要的摩擦与额外的赎回操作损失。但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国内财富管理机构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财富管理机构的跨境压力
“周二的确忙坏了。”刘刚感慨说。整个早上他就接到十多位投资者的咨询电话,紧急询问他们所认购的海外股票投资型基金产品在美股暴跌过程的业绩表现,甚至部分投资者直接警告,若基金产品当天净值跌幅超过道琼斯指数跌幅,他就会直接选择提前赎回份额。
为此刘刚只能一面安抚投资者情绪,一面催促业务部门紧急协助自己代销的所有海外对冲基金管理团队尽早递交周一当天业绩报告。
“当时我担心投资者的份额赎回要求会越来越多,整个海外投资业务将难以维系。”他坦言,直到当天下午他收到两家海外对冲基金的业绩报告,一家市场中性型对冲基金在周一美股暴跌当天取得0.15%的正收益,另一家量化投资型对冲基金则通过押注美股波动性上涨,其净值一度上涨0.7%,才让他舒了口气。
令他意外的是,当投资者收到这份业绩报告后,语气也缓和了不少。甚至个别投资者转而表示打算择机再追加投资这些基金产品。
“我们总算渡过了这次难关。”他坦言。
记者多方了解到,在周一美股暴跌当天,对冲基金业绩分化相当严重。比如市场中性、量化投资型对冲基金通过押注股票波动性上涨,反而取得一定幅度正收益;另类投资型对冲基金由于不大涉及美股投资,其整体业绩几乎不受股市暴跌影响;而股票多头型对冲基金、高杠杆投资型买涨美股指数的ETF产品则损失相当惨重。
“听过一家3倍杠杆买涨道琼斯指数的ETF产品在周一美股暴跌当天的净值损失超过12%,若不是基金管理团队紧急增加股指空头头寸对冲风险,净值损失还会更大。”刘刚透露。这也导致不少投资者第二天纷纷前往代销这款产品的财富管理机构问责,甚至部分投资者直接要求财富管理机构需对产品选择不当承担刚性兑付业务。
“所幸周二美股大幅反弹2.3%,稍稍缓解了这家财富管理机构的压力。”他告诉记者,但他很快发现,自己代销的海外对冲基金尽管交出不错的业绩答卷,却没能挽回部分投资者打算提前赎回基金份额的心。“周三一早不少投资者又打来电话,以担心美股牛市行情终结,或基金产品下次未必那么走运为由,提出希望提前赎回基金份额。”
遭遇“惩罚性条款”
刘刚坦言,自己能理解这些投资者的心情与想法,毕竟美股创下史上最大单日跌幅令不少投资者担心自己的投资很可能是“最后买单者”。
“但我现在不赞成这种举措。”他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多数海外对冲基金在每季度末开放份额申购赎回同时,会设定一些特殊的赎回条款,比如若投资者赎回份额超过基金投资规模的5%,基金管理团队将委外收取4%-8%赎回费用,反之基金管理团队则不收取任何赎回费。
在他看来,此举的主要目的,是阻止股市剧烈动荡引发投资者资金大幅流失。究其原因,若基金资金赎回额过大,迫使基金管理团队不得不抛售大量投资组合套现应对赎回,进而影响基金既定的投资策略与收益预期,因此基金管理团队才会以此收取高额费用,补贴相应收益损失。
“不过,当我将这项条款告诉部分打算提前赎回的投资者时,却被他们视为霸王条款。”刘刚无奈表示。为此他建议投资者不妨分批赎回份额,避免集中赎回导致赎回比例超过规定,被基金管理团队加收高额赎回费用。
“目前这个解决办法效果还不错,好几个投资者听说分批赎回份额,也就暂时放弃了赎回想法。”他告诉记者,针对那些执意赎回份额的投资者,他所在的部门则开展一对一服务。
“坦白说,我并不希望国内投资者一遇到美股暴跌就迅速赎回份额自保,这很可能导致海外基金管理团队以后不愿再接受中国投资者的资金,反而失去了不少海外资产配置机会。”他坦言,但这又是中国投资者熟悉海外基金投资赎回规则与操作惯例,不得不缴纳的“学费”。
一家国内大型财富管理机构资产全球配置部主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相比而言,不少欧美富豪家族办公室的做法相对“左右逢源”。比如在股市暴跌后,他们首先会判断这会不会形成股灾,若判断是股灾,则根据欧美对冲基金以往应对股灾的业绩表现决定是否迅速赎回。若判断股灾尚未来临,他们则会观察对冲基金能否在较短时间内收复失地,再决定是否调整相关投资品种,实现资产配置的风险收益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