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公募基金排名大战偃旗息鼓,中长线投资有望扩容

点击次数:2020-04-02 18:23:10【打印】【关闭】

“从今年开始,所有对基金的评奖都会取消1年期。”近日,某基金评奖机构在奖项设置上,取消了1年期考核并增设7年期考核的做法引来市场的广泛关注。在华泰柏瑞基金

“从今年开始,所有对基金的评奖都会取消1年期。”近日,某基金评奖机构在奖项设置上,取消了1年期考核并增设7年期考核的做法引来市场的广泛关注。

在华泰柏瑞基金副总经理李晓西看来,A股波动较大,很多投资者过于关注短期业绩,市场关注短期排名,一定程度上导致基金经理不合理的短期操作增加,实际上最后损害了长期回报,导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现象。基于此,引导市场加大对长期投资的关注和理解,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去年12月,10家基金评价、评奖机构共同签署了《坚持长期评价 发挥专业价值》倡议书。倡议书从三个方面作出倡议:坚持长期评价,树立长期投资理念;提升专业价值,优化基金评价机制;宣传长期投资,引导投资者关注长期收益。

当监管层、基金管理人、评级机构一致将考核评选拉长到1年以上,长期投资的土壤可望由此夯实。

取消短期、增设长期评价

基金业过分追求短期业绩、渲染年度排名的做法,过去以来一直深受诟病。上述某基金评奖机构举动的背后,传导长期投资理念的用意不言自明。

“这意味着评选特别突出了对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引导和倾斜,反映了基金评价机构积极响应监管机构一直以来的倡导,在评选理念上实现转变和升级,我们认为这对促进基金业健康发展,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平稳发展,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将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天天基金总经理屠彦洋认为。

晨星(中国)研究中心总监王蕊称:“因为短期业绩爆发有可能是运气使然,而非基金经理真实能力的体现。取消短期评奖、增设长期评奖,正是希望偏股型基金的投资者可以将目光放到长远,向市场传导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

过去较长时间来,基金排名大战一度甚嚣尘上,过分追求1年期的业绩,也违背了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与机构投资者的定位不符。

“取消1年期评奖、增加7年期评奖,不仅会引导基金持有人注重长期投资,也会引导基金管理人注重长期投资,这样机构投资者队伍才会越来越成熟,资本市场也会越来越成熟。”李晓西建议,“未来甚至还可以考虑更长期限的奖项,比如10年期的考核,这样会对市场注重长期投资业绩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成立时间在10年以上的基金有535只,其中股票型基金66只、混合型基金346只、债券型基金70只、货币基金43只。其中,成立年限在18年以上的有3只,分别是华安创新、南方稳健成长和华夏成长。

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不同类型公募基金长期业绩评价报告(1998-2020Q1)》也显示,过去15年(2005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间,普通偏股型基金区间年化收益率为13.35%;过去十年,偏股型基金的区间年化收益率为7.01%、灵活配置型基金年化收益率为7.43%。

“从2010年开始,晨星的评价体系就取消了对1年期评级,增设3年期评级;随着基金运作时间延长,评级就到了5年、10年;我们也希望投资者不要用短期的指标挑选基金,而是通过一个完整周期来观察基金业绩是否持续、稳定。”王蕊说。

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症结

在21年的公募基金发展史上,“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现象也长期困扰着基金管理人,尽管基金投资收益可圈可点,但对广大基金持有人而言,却难有与之相称的体验。

“普通投资者对权益基金往往存在喜欢跟随市场涨跌频繁操作、快进快出的弊病,而这又带来投资收益的不理想。”屠彦洋说。

事实上,过分追求短期收益,不仅不利于投资者获得可观收益,对基金经理来说,也会影响基金经理的操作,投资交易行为可能因此而变形。

“过分强调短期,势必很难在长期的时间维度实现较好的投资回报。因为要在短期内实现高回报,经常是迎合炒作、投机主导,难以长久;而长期投资则是从公司基本面角度,选择优秀公司,伴随公司一起成长。并且我们也建议对基金经理的激励更加侧重和基金长期业绩结合起来,这样基金经理更有动力获取长线投资收益,而不是在短线中博取收益。”李晓西说。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李晓西还是王蕊,都提到了渠道在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方面的重要作用。

“渠道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买基金还是构建组合,渠道的建议会更直接。引导长期投资,就需要渠道在引用数据的时候,更多使用长期数据;或在展示层面,尽量是长期业绩的展示。”王蕊表示。

另外,目前大多数渠道的收费来自于交易费用,这就使得渠道过分看重产品的“高周转”,这种模式下,渠道“喜新厌旧”越发明显,甚至出现了“冲量刷单”的情况。

“所以这就需要推动国内基金销售模式进行转型,比如从现有收费模式转为按照客户资产保有规模收费,把渠道利益和投资者利益捆绑在一起,渠道利益既有了保障,投资者也更可能获得长期投资收益。同时我们可在产品创新方面继续推出有封闭期的定期开放权益类基金,帮助降低投资者短期投资的冲动,为投资者获取长期稳定回报提供基础。”李晓西进一步建议。

截至目前,等待发行的22只新基金中,1年期至3年期封闭产品占了相当比例。具体来看,有博时荣丰回报三年封闭、南方瑞盛三年、鹏华价值共赢两年等多只基金采取了封闭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公司密集发行一年持有期以上的产品,主要还是希望投资者能够秉持长期投资理念,而不必在意市场短期波动。

“在我们公司对基金经理的绩效考核中,中长期业绩已经占到了最主要的比重。”上海某公募基金投研负责人也透露。 

浏览相关内容: